古往今来,五大洲各种肤色的人向往海洋、憧憬海洋,创造了多少神奇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啊!从华夏大地的哪吒闹海、龙宫探宝,到古希腊的海神波塞冬、丹麦童话《海的女儿》,以及近代科幻小说《海底两万里》……无不绘声绘色地展现了那个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,将人类对于深邃海底的兴趣和探求欲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于是,当历史老人脚步蹒跚地走到了20世纪,深达1000米、3000米、6000米的大洋深海中,相继出现了美国人、俄罗斯人、法国人、日本人的身影。那么,拥有绵长海岸线和辽阔海域的海洋大国的华夏子孙,又在哪里呢?
地球仪还在缓缓旋转着 —
蓦然,定格于浩瀚无际的西太平洋中一片波澜起伏的海域。这里是亚洲大陆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之间,北起硫黄列岛,西南至雅浦岛,菲律宾东北、马里亚纳群岛附近马里亚纳海沟所在之处。——
公元2012年6月24日清晨,没有晴朗的海天,没有壮观的日出。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,时而风雨交加,时而电闪雷鸣。“向阳红09号”中国科学考察船迎风破浪,如定海神针般地停在预定海域。她那宽阔而坚实的甲板上,高高矗立着一台类似龙门吊的设备,伸出两只长长的手臂,怀抱着红白相间的小鲸鱼一样的机器。机身上漆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——“蛟龙”!
对了!这就是举国关注、世界瞩目的中国载人潜水器“蛟龙号”,正在进行深潜7000米的海试。2009年的1000米、2010年的3000米、2011年的5000米,深潜海试一步步成功之后,我国自主研发、集成创新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工程项目,迎来了冲击设计极限的海底试验。为了万无一失、确保成功,国家海洋局、科技部等部门选择了地球海洋最深点——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。它全长2550千米,呈弧形,平均宽70千米,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,最深处位于斐查兹海渊②,达11034米。
这条海沟的形成已有6000万年,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,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。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,它的峰顶都不能露出海面。征服这条海沟,下潜至7000米,将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99%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,标志着“蛟龙号”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。无疑,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工程和深海科学事业来说,7000米是 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,也是一个攀登高峰的标杆。
半个多月前,随着试验母船“向阳红09号”的一声汽笛长鸣,“蛟龙号”海试团队于2012年6月3日由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,穿过长江吴淞口,踌躇满志地奔赴西太平洋,奔向那片遥远而亲近的海域。
马里亚纳海沟,中国“蛟龙”来了!
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,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劈波斩浪,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试验。
这一天——6月24日,星期天,是我国航天工程—“神舟九号”飞船与“天宫一号”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的日子。此前,国家海试领导小组批准“蛟龙号”同日冲击深潜7000米,争取创造上天人海的奇迹。
“太好了!这太有意义了!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,保证完成任务!"
尽管天一放亮,就遇到了风暴突袭,海况不佳,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,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,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。海试现场指挥部下定决心:按时下潜!北京时间4时20分,海试团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,三名潜航员叶聪、刘开周、杨波身着蓝色的潜航工作服,与大家相互击掌,微笑着进入潜水器。
3个多小时的下潜,“向阳红09号”试验母船上的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,监控屏幕上不断显示着水下各种数据,扬声器中不时响起“蛟龙号”潜航员和水面控制人员之间沉着冷静的通话声。
北京时间9时07分,话筒里传来了潜航员、主驾驶叶聪的声音:“这里是‘蛟龙',这里是‘蛟龙’。 我们已经坐底7020米!”指挥部里一阵沸腾。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最新纪录,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。
而这时候,正在太空飞翔的“神舟九号”航天员景海鹏等三人,按计划操纵着飞船逐步接近“天宫一号”,实施手控交会对接。西太平洋7000米海底,叶聪代表此次下潜的潜航员,庄严地向“神舟九号”送上热烈而亲切的祝福:
“祝愿景海鹏、刘旺、刘洋三位航天员与‘天宫一号’对接顺利!祝愿我国载人航天、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!”
由于技术上的原因,如今还未能实现海底与太空的直接通话,潜航员的祝福通过声波穿透深海,传到陆地基站,再由陆地转发到茫茫太空中的“神舟九号”舱内。显然,航天员们听到了,并且受到了极大鼓舞。中午12时55分,他们成功驾驶“神舟九号”与“天宫一号”实现了刚性连接。
在向祖国报喜的同时,景海鹏代表“神舟九号”飞行乘组也向“蛟龙号”致辞:
“今天,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,喜闻‘蛟龙号’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。在此,我们向叶聪、刘开周、杨波三位深潜员致以崇高的敬意,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!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!”
好啊!“神舟”上天,“蛟龙”入海,海空连心,互致祝福。 一天之内诞生两项奇迹,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中国。是梦想,是宏图,是雄心壮志引领着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探索步伐。华夏儿女、炎黄子孙,无不为这伟大的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