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级下册语文

四年级下册语文《四时田园杂兴(其二十五)》原文电子版带拼音朗读音频

版本: 人教版部编版
年级: 四年级下册
出版社: 人民教育出版社

语文朗读宝提供四时田园杂兴(其二十五)原文电子版,带拼音朗读、写字表、识字表、词语表,生字组词,搭载智能AI语音技术,轻松线上预习、复习,助力语文成绩飞速提升!

切换课文

更多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学功能

    写字表

    识字表

学习要求:会认、会读、会写、会组词、会造句
偏旁
笔画6
偏旁
笔画6
学一学
写一写
读一读

释义

  • 1、交错,掺杂
    掺杂夹杂混杂。
  • 2、不纯的,多样的
    杂活杂粮。
  • 3、非正式部分的
    杂费杂牌。
  • 1、含水分较多,浓度小
    稀泥稀粥。
  • 2、使浓度变小
    稀释。
  • 3、事物之间的空隙大或距离远
    稀客地广人稀月明星稀。
  • 4、指稀的东西
    糖稀。
  • 5、罕见,少
    稀罕稀奇稀有动物。
  • 6、表示程度深
    稀糟稀烂稀松。
  • 1、[蜻蜓](qīng tíng)昆虫,身体细长,胸部有两对膜状翅,能高飞,生活在水边,捕食蚊子等小飞虫,是益虫。雌性用尾点水而将卵产于水中。俗称蚂螂。
  • 2、[蜻蜓点水]比喻做事不深入。
  • 1、见“蜻(qīng)蜓”。[蜻蜓](qīng tíng)昆虫,身体细长,胸部有两对膜状翅,能高飞,生活在水边,捕食蚊子等小飞虫,是益虫。雌性用尾点水而将卵产于水中。俗称蚂螂。
  • 1、蝴蝶,昆虫。翅及体表密布色彩各异的鳞片和丛毛,形成各种翅色,是一种观赏昆虫。全世界约有14000个品种,多分布于美洲,中国约有1300种。蝴蝶成虫取食花蜜、花粉;幼虫对树木和农作物有危害。中国蝶类分别隶属于弄蝶、灰蝶、凤蝶、粉蝶、绢蝶等科。树粉蝶、稻眼蝶(稻苞虫)、菜粉蝶等种类是部分经济植物的主要害虫。

词组

  • 词语
  • 成语
    乱无章
    人多嘴
    疑难
    错综复
  • 词语
  • 成语
    乱无章
    人多嘴
    疑难
    错综复
  • 词语
  • 成语

教材例句

  • 1、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“无”中看出“有”,从“虚”中看出“实”,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,更阔达,更复,更确实!
  • 2、就在这时,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,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:“洛克机械师在哪儿?”
  • 3、老实说,我读《水浒传》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,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;那些好汉的个性,那些复的内容,全搞不清楚,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。
  • 4、这,不是太像技了吗?
  • 5、您说得太对了,这就是京剧中的技成分,自古如此,如今还保留着。
  • 6、连呼了三声,忽见丛中跳出一个石猴,应声高叫道:“我进去!我进去!”
  • 7、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,就要缴饭费、宿费、学费,书本费也贵了,于是家里粜稻、卖猪,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。
  • 8、它们搭窝的时候,先搬些小木片,错着放在一起,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,然后把苔藓挤紧、踏平,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、足够坚实。
  • 9、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,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的石墙,我会待上半天,构想种种神话传说。
  • 10、在胡同里,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,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,像卖松枝的、薏仁米的、年糕的等等。
  • 1、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、铁、石油和天然气,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有金属。
  • 2、锅中的一切,对八儿来说,只能猜想:栗子已烂到认不清楚了吧,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,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!
  • 3、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,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:一幅画而已,有什么罕的呢?
  • 4、科学家们还发现: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,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,但含量极少,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%;火星的大气层非常薄,96%是二氧化碳,氧气含量极少;火星表面温度很低;火星上没有磁场,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,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。
  • 5、那辆车不罕,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,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,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?
  • 6、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,看到田地荒芜,人烟少,就找了位老大爷来,问他是怎么回事。
  • 7、众人都笑他,他便恨的摔在地下,指着风筝说道:“要不是个美人儿,我一顿脚跺个烂!”
  • 8、西藏地广人,生活节奏比较缓慢。
  • 9、表现在藏戏中,情节可以任意拖延,艺人们的唱腔、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,一段戏可以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重复,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,双方随心所欲、优哉游哉,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奇。
  • 10、将军知道这儿有鱼不奇,也就没说什么,坐下来拿起了筷子。
  • 1、蜓半空展翅飞,蝴蝶花间捉迷藏。
  • 2、小蜓说:“荷叶是我的停机坪。”
  • 3、蜓飞过来,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。
  • 4、黄瓜还没有吃完,我又看见一只大蜓从旁边飞过,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蜓了。
  • 5、蜓飞得那么快,哪里会追得上?
  • 6、你走近蜓和苍蝇,还有一段距离,它们就发现了,噌——飞了。
  • 7、蜓就有复眼,苍蝇也有。
  • 8、蜓是金的,蚂蚱是绿的。
  • 9、我家有一个大花园,这花园里蜜蜂、蝴蝶、蜓、蚂蚱,样样都有。
  • 10、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蜓有复眼,从那以后,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。
  • 1、我家有一个大花园,这花园里蜜蜂、蝴蝶、蜻、蚂蚱,样样都有。
  • 2、你走近蜻和苍蝇,还有一段距离,它们就发现了,噌——飞了。
  • 3、小蜻说:“荷叶是我的停机坪。”
  • 4、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有复眼,从那以后,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。
  • 5、黄瓜还没有吃完,我又看见一只大蜻从旁边飞过,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了。
  • 6、蜻是金的,蚂蚱是绿的。
  • 7、蜻飞过来,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。
  • 8、蜻半空展翅飞,蝴蝶花间捉迷藏。
  • 9、蜻就有复眼,苍蝇也有。
  • 10、蜻飞得那么快,哪里会追得上?
  • 1、蝴的家到底在哪里呢?
  • 2、我家有一个大花园,这花园里蜜蜂、蝴、蜻蜓、蚂蚱,样样都有。
  • 3、像蜂飞过花丛,像泉水流经山谷,我每忆及少年时代,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。
  • 4、小鸟飞来说,这里缺点儿树;蝴飞来说,这里缺点儿花;小兔跑来说,这里还缺条路;小猴跑来说,这儿应该盖所房子;小狐狸说……
  • 5、我一想起来就为蝴着急,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?
  • 6、蜻蜓半空展翅飞,蝴花间捉迷藏。
  • 7、我常想,下大雨的时候,青鸟、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,蝴怎么办呢?
  • 8、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来避雨。
  • 9、蝴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。
  • 10、这时候,窗外十分安静,树枝不摇了,鸟儿不叫了,蝴停在花朵上,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。
  • 1、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“无”中看出“有”,从“虚”中看出“实”,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,更阔达,更复,更确实!
  • 2、就在这时,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,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:“洛克机械师在哪儿?”
  • 3、老实说,我读《水浒传》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,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;那些好汉的个性,那些复的内容,全搞不清楚,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。
  • 4、这,不是太像技了吗?
  • 5、您说得太对了,这就是京剧中的技成分,自古如此,如今还保留着。
  • 6、连呼了三声,忽见丛中跳出一个石猴,应声高叫道:“我进去!我进去!”
  • 7、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,就要缴饭费、宿费、学费,书本费也贵了,于是家里粜稻、卖猪,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。
  • 8、它们搭窝的时候,先搬些小木片,错着放在一起,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,然后把苔藓挤紧、踏平,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、足够坚实。
  • 9、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,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的石墙,我会待上半天,构想种种神话传说。
  • 10、在胡同里,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,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,像卖松枝的、薏仁米的、年糕的等等。
  • 1、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:凡有生客进来,鹅必然厉声叫嚣;甚至笆外有人走路,它也要引吭大叫,不亚于狗的狂吠。
  • 2、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,可谓“树满寨,花满园”。
  • 3、每家竹楼四周,都用竹围着。
  • 4、鹅老爷偶然早归,伸颈去咬狗,并且厉声叫骂,狗立刻逃往边,蹲着静侯;看它再吃了一口饭,再走开去喝水、吃泥、吃草的时候,狗又敏捷地跑上来,把它的饭吃完,扬长而去。
  • 5、如果你到傣家做客,走进竹,登上梯子,便来到屋外的走廊。
  • 6、暑热散去了,星星出齐了,月亮升起来了,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笆小院。
  • 7、还有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,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“小树要修,孩子要教”,“一个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”……
  • 8、因为附近的狗,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牌气,每逢它吃饭的时候,狗就躲在边窥伺。